交 通 旅 逰


2022-03-25 海科館「潮境智能海洋館」今開幕登場 帶您一窺海洋的奧秘
【記者:陳姿樺/基隆報導】2022-03-25

  臺灣四面環海,放眼望去湛藍一片,但可曾想過水平面底下究竟藏了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呢?機會來了!今(3月23)日開館的「潮境智能海洋館 ( Intelligent Ocean, 簡稱 i OCEAN )」,以透過5G海底實況轉播,能讓觀眾一窺潮境保育區的海底影像的實景。隸屬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科館)的「潮境智能海洋館」,3月26日後至5月2日展開試營運,試營運期主要對象為海科館週邊與基隆市民、瑞芳區居民等預約參觀,5月3日起則開放全國民眾參觀。





  「潮境智能海洋館」引入先進的數位科技、有別於一般傳統水族館,5G深海直播、巨型水族缸、VR虛實互動、全球首創「智慧水族缸」。期望能以沉浸式體驗帶給民眾有別於參觀傳統水族館的感受,新增有不同規模的展示缸以展示約320種、總計約5700隻海洋生物。總樓層1至4樓,含原先海洋復育中心總計約佔3,570坪。一樓「潮境之賓」由三部4K高畫質投影機,透過全球海洋中25種海洋生物傳達海洋生物及生態知識;另經由連線在潮境海灣裡5G實況轉播,可看到保育區的海底的生物與影像;而「潮境之魚」潮間帶的生物可透過俯視缸近距離觀察;互動遊戲區則可了解海洋生物的擬態能力;而由一樓可直視的大洋缸為水深達7米、總水量約150立方米的近海洄游缸,除了能近距離觀察臺灣東北角常見的潮間帶生物(如:海星、魟魚等),也能透過巨型水缸表層及底層的生物認識大洋生態系以及海洋食物鏈。





  沿著大洋缸旁的樓梯向二樓移動可欣賞到保育區歷年來攝影比賽的得獎作品,「潮下視界」則有4個圓柱形水缸介紹珊瑚礁區魚類,包含浮潛及水肺潛水時常見到的色彩豔麗的蝴蝶魚、人工繁殖技術成熟的小丑魚「尼莫」、以及在日本擁有超高人氣的花園鰻等;再沿著貫穿2至4樓的蛋型樓梯, 3樓「潮中舞者」結合有6個圓柱形水缸與炫目的聲光效果展示臺灣海域常見的水母,可愛悠游的模樣很具吸睛效果。




圖說:教育部部長潘文忠體驗「智慧水族缸」

  4樓「潮水彩繪」主題區主要為彩繪互動投影區,此外也有臺灣人工繁殖小丑魚技術的「熊貓小丑魚」和其他外型特殊的小丑魚、以及有毒生物區「獅子魚和魨魚」為適合親子共遊共學的場域。此區另有個非常吸睛的「智慧水族缸」,其技術核心是工研院導入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成果而自主開發之水族生物AI辨識技術,準確率高達98%; 並支援非接觸式手勢行為辨識模式,讓遊客可以透過視線與不同手勢之操作方式,在透明顯示螢幕上看到水族生物介紹資訊,為全球首創。4樓另有「潮水特展廳」目前展示有「螢光魚特展」,介紹生物螢光的特性、也可了解生物螢光的科技應用於醫療、基因改造之科技與生活的關聯。而連接原海洋中心北棟與南棟的4樓空橋現打造成「潮間走廊」,為互動體驗休憩區,設有商店與科技互動的體驗設置,如「VR海洋保衛者」可讓操作潛望鏡的玩家們肩負起保護海底生物、清理海底廢棄物等重責大任。


圖說:智慧水族缸

  海科館表示,潮境智能海洋館所在處的海灣為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潮境保育區)因應「潮境智能海洋館」的增改建,原既存的潮境海洋中心仍保留及提供民眾參觀,此仍為海科館進行海洋生物復育的重要基地,養殖有多樣海洋生物,為具有養殖學習和海洋生物觀察與素材引用的豐富場域,這裡可以看到許多復育成功的海洋生物如小丑魚、珊瑚、鱟等。以及許多難得與可愛的海洋生物,包括潮境海洋生物明星-龍王雕,目前也是台灣唯一公開展示且僅能在此可以就近觀賞的保育生物。民眾於入海洋智能館時,也可同時參觀海洋中心這裡研究與復育基地的一些海洋生物。海科館期許潮「境智能海洋館」能提供民眾一個休閒、輕鬆的學習環境以及親近這片孕育了寶島福爾摩沙的海洋。


圖說:海科館在十一、二年前便開始與美國大氣海洋科學總署(NOAA)合作,引進其Science On a Sphere地球展示系統,針對大眾進行環境變遷教育。本次開幕活動並邀請NOAA之專案負責人廖文偉博士與會說明海科館未來與NOAA的合作細節,並展示海科館利用NOAA系統所創造之研究成果。